除了微信QQ之外,在中国还有一批没有像其那么火爆的即时通讯社交软件存在,例如曾在小米多代手机上预装过米聊,中国电信与网易联合推出的易信等,据网友爆料,与微博关系打通的新浪UC日前宣布旗下客户端软件暂定将在5月10日下线,如此也变相宣布了这款拥有十几年历史的国内通讯软件生命周期结束。
说到新浪UC,相信很多老网民应该并不陌生,当年QQ放号收费让新浪UC火爆了好一阵子,而随着QQ的崛起,UC也就渐渐退出了即时通信市场。
新浪UC是国内最早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之一,经过多年的研发与改进,新浪uc成为可供广大互联网用户使用的又一选择。但是这个坚持了十多年的客户端将于5月10日正式下线了。
亲们,感谢对uc客户端长久以来的支持与厚爱。由于业务调整,uc客户端即将下线,下线时间暂定2017年5月10日。建议大家下载微博APP并使用微博聊天或私信群功能替代。
根据系统通知,除了Windows端之外,安卓/iOS客户端也暂定同天下线。 建议大家下载微博APP并使用微博聊天或者私信群功能替代。
如果不是发布下线公告,你可能还不知道新浪有这样一款产品,因为它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来说,实在是太过于陌生了。
根据资料显示,UC是一款即时通信类软件,从界面上来看,和如今的QQ有些相似,其诞生于2002年,由贵州朗玛信息技术公司开发制作;2004年被新浪以首期1500万美元,总计不超36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
事实上在2011年前后,新浪便不再对新浪UC进行新版本更新,从界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款软件能够实现目前大部分的即时通讯需求,界面也非常清爽,在2014年新浪将新浪微博更名为“微博”之后逐渐在Windows端主推社交软件微博桌面。
2011年中旬开始,新浪UC开始支持微博帐号绑定UC功能,用户可以用微博账号登陆UC通讯软件,对于非工作用户来说更多的成为了微博社交的延伸以及浏览微博软件,在与微博客户端的竞争中明显后劲不足。
新浪UC还是辉煌过得,它曾经也是仅次于QQ与MSN之后的中国第三大IM软件。根据易观国际2006年发布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中指出,截至2005年底,腾讯QQ、MSN、新浪UC在中国IM市场的份额分别为77.80%、10.58%、3.23%。
其中,新浪uc的正式版是新浪在2009年的9月份正式发布的,但是还是晚于腾讯QQ,曾经也是火了一段时间,因为当时的QQ申请较为麻烦,直到后来QQ开放了注册,也就没落了。
而在此期间,由于坚持免费策略,朗玛UC的用户数得到迅速增长,并且在实时语音通话与文件传输等功能上,朗玛UC都在技术层面与推出时间上领先腾讯QQ。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11月,UC的注册用户达到了8000万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30万人。
但QQ在恢复免费注册后,先发制人的QQ再度以庞大的用户基数优势超越UC。2004年,朗玛UC的制作团队选择急流勇退,以最高3600万美元价格将UC卖身予新浪,最终,UC开始被边缘化。
现在看来还是通讯软件还是QQ一家独大。新浪的社交已经寄托于微博,而桌面端兴起的通讯软件也早已被移动时代所抛弃,但有人评论到,新浪UC也代表了中国桌面IM软件史上的一个缩影,包括网易泡泡、百度Hi的失败,它们意味着PC大众IM软件创业时代的落幕。
对于uc的下线,网友也感慨万千。那还是03年,我以为他能和马腾平分半边天。当年大家都是当yy使用的,可惜uc自己没意识到珍惜这部分细分用户,被yy抢走了。
这个不免让人想到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便是如此,腾讯拥有强大的用户群体,而同是通讯软件的uc却要没落下线。
IT资讯网IT新闻网科技资讯网(www.cnit5.com)为您提供以上文章内容 IT行业新闻,IT咨询最新的消息请访问中国IT资讯网。